好一点小编带来了沥青执行的行业标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沥青执行的行业标准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nstructionofHighwayAsphaltPavementsJTGF40—2004主编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实施日期:2005年01月1日法律依据:交通部关于发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公告现发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
4.,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
4.与《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
8.同时废止。《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
4.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主编,标准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部,日常的具体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
请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材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邮编10008
8.,以便修订时参考。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是什么?
AC-13C为《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粗型密及配沥青混凝土关键性筛孔2.36mm通过率<40%,如>40%为AC-13F细型密及配沥青混凝土。热拌的沥青混合料宜在集中地点用机械拌制。
一般选用固定式热拌厂,在线路较长时宜选用移动式热拌机。冷拌的沥青混合料可以集中拌和,也可就地路拌。沥青拌和厂的主要设备包括:沥青加热锅、砂石贮存处、矿粉仓、加热滚筒、拌和机及称量设备、蒸汽锅炉、沥青泵及管道、除尘设施等,有些还有热集料的重新分筛和贮存设备见沥青混合料拌和基地。性质: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沥青与矿粉形成的胶结料的粘结力。
另一是集料颗粒间的内摩阻力和锁结力。矿粉细颗粒大多小于0.075毫米的巨大表面积使沥青材料形成薄膜,从而提高了沥青材料的粘结强度和温度稳定性;而锁结力则主要在粗集料颗粒之间产生。选择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时要兼顾两者,以达到加入适量沥青后混合料能形成密实、稳定、粗糙度适宜、经久耐用的路面。
配合矿料有多种方法,可以用公式计算,也可以凭经验规定级配范围,中国采用经验曲线的级配范围。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适宜用量,应以试验室试验结果和工地实用情况来确定,一般在有关规范内均列有可资参考的沥青用量范围作为试配的指导。当矿料品种、级配范围、沥青稠度和种类、拌和设施、地区气候及交通特征较固定时,也可采用经验公式估算。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有没有最新版
GB 50092-1996《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这本是最新的版本。二十年没有更新,可能由于国标的验收规范现在确实很少人用,所以一直都没更新。
现在用得比较多的是行业标准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最新版本是不是2004年的?
0什么是路面透层、粘层、下封层
透层、粘层、封层出自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并且封层在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上也有提到。按照设计规范的说法,封层包含了透层、粘层、封层,而施工技术规范又将三者区别对待。
rn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对三者的定义为:rn
透层: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浇洒乳化沥青、煤沥青或液体沥青 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的薄层;rnrn
粘层:为加强沥青结构层与沥青结构层之间、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沥青材料薄层;rnrn
封层:为封闭表面空隙,防止水分侵入面层或基层,在面层或基层上铺的沥青封面。铺筑在面层表面的称为上封层;铺筑在面层下面的称为下封层。按照结构顺序,从下到上依次为透层、粘层、封层。rn
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仅仅只是对封层提出了定义,在沥青面层之上或基层之上或在沥青层之间,铺筑的阻止雨水下渗的沥青薄层。
以上就是好一点整理的沥青执行的行业标准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