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点小编带来了硫氰酸铵是不是剧毒,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硫氰酸铵是不是剧毒
硫氰酸铵不是剧毒,是中等毒性。硫氰酸铵为无色结晶。
易溶于水和乙醇,溶于甲醇和丙酮,几乎不溶于氯仿和乙酸乙酯。其水溶液遇铁盐溶液呈血红色,遇亚铁盐则无反应。将干燥品加热至159℃时不分解而熔融,热至170℃时分子转变成为硫脲。相对密度1.305。熔点约149℃。有毒,小致死量小鼠,经口330mg/kg。
硫氰酸铵属于危险品吗?
硫氰酸铵,无色结晶。 它易潮解,易溶于水和乙醇,溶于甲醇和丙酮,几乎不溶于氯仿和乙酸乙酯。
其水溶液遇铁盐溶液呈血红色,遇亚铁盐则无反应,相对密度1.305,熔点约149℃,有毒,最小致死量小鼠,经口330mg/kg,有刺激性。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主要因误服而导致中毒,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压降低等。有口服15%该品200ml引起中毒的报道,经治疗痊愈;有连续服用0.1g,每日1-3次,3周以上发生中毒性精神病及死亡事故的报道。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该品不燃,有毒,具刺激性。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不燃。受热分解,放出氮、硫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氧化硫。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硫氰酸铵是否有毒
N硫氰酸铵在水中会分解成什么?
分子式:NH4SCN 溶于水时呈吸热反应.在日光作用下溶液呈红色,加热至140℃左右时形成硫脲,170℃时分解为氨、二硫化碳和硫化氢.易潮解,应密封保存.似乎在水中不反应 不分解。硫氰酸铵的制备
1.由氰化铵水溶液与硫或多硫化物共热而制得。 工业上一般用焦化废液复盐提纯装置制取,时下华北、华中部分小钢厂已有此装置。
2.由二硫化碳和液氨在加压下反应制得。或由硫黄和水的浆状物与氰化钠反应,再与固体氯化铵反应制得。
3.二硫化碳法将二硫化碳和稍过量的液氨同水混合,在压力5.88×105Pa、温度100℃下,反应约20h,生成硫氰酸铵。反应液经减压蒸发脱除硫化氢,在液温105℃时,用硫化铵除去铁及重金属,过滤,将滤液减压浓缩后在结晶器内冷却结晶,再经离心分离、干燥,制得硫氰酸铵。
4.硫黄法将适量水和硫黄粉在反应器中搅拌成浆状,固体氰化钠分次缓慢加入,在温度110℃左右进行反应生成硫氰化钠,然后再加入固体氯化铵,反应生成硫氰酸铵,在反应液中再加入硫氰酸钡,除杂澄清,上层清液经减压蒸发、浓缩析出氯化钠,再经过滤、冷却结晶、分离和干燥,制得硫氰酸铵。
5.用氰化铵溶液与硫粉共煮。
6.将二硫化碳与氨水进行加压合成反应,生成硫氰酸铵及副产硫氢化铵,再经脱硫蒸发使硫氢化铵分解生成硫化氢除去,所得溶液经除杂质和分离,得产品。或者将硫黄与氰化钠反应生成硫氰化钠,再与氯化铵复分解反应生成硫氢酸铵。
7.制法 用适量水溶解工业品硫氰酸铵,加热至60℃,之后分别加入适量 以原料中杂质量计算硫化钡、氢氧化铵 相对密度0.9
1.和氢氧化钡,以除去重金属离子和SO42-离子。静置澄清,倒出清液,加入少量氨水和少量活性炭,在60℃下蒸发至相对密度为1.15止,过滤后搅拌冷却结晶,抽滤。结晶在60℃下再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常规检验溶液中SO42 和 Ba2+ 若含量达不到要求,则按计算量加氢氧化钡或硫酸铵,并加入少量活性炭 ,符合要求后在60℃下过滤、冷却结晶、抽滤后用少量蒸馏水洗涤,最后在30~40℃下干燥,可得分析纯硫氰酸铵。
硫氰酸铵与硫氰酸钠区别 哪个毒性小?
离子都是硫氰酸根SCN-,所以这两种物质都是硫氰酸盐。硫氰酸铵和硫氰酸钠中毒的原理都是因为硫氰酸根易分解为有剧毒的氰离子CN-,所以这两者的毒性是差不多的,一定要比个高下的话,铵盐对人体有更大的伤害,硫氰酸铵可能毒性强一点吧。以上就是好一点整理的硫氰酸铵是不是剧毒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