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点小编带来了袋装砂井的回带现象是什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袋装砂井的回带现象是什么?
袋装砂井故名思议就是袋子里装砂土,用于地下软土层含水量较高排水用的,步骤大概是用沉管式打桩机将空心钢管打入地下,然后把袋装砂井放进钢管里面,再拔出钢管。利用袋装砂井把软土层里面的水分带到地面,从而降低软土水分,提高地基强度。
你这里问的回带?可能是指拔出钢管的时候 把袋装砂井一起拔出来了,或者是把袋子拔出来了。
路基处理中的袋装砂井工程量计算单位是?
m。道路路基工程量计算规则是道路土方工程的一部分,工程算量中土石方体积的计算,除定额中另有说明者外,土方挖方按天然密实体积计算,填方按压夯实后的体积计算,石方爆破按天然密实体积计算。土石方体积的计算,除定额中另有说明者外,土方挖方按天然密实体积计算,填方按压夯实后的体积计算,石方爆破按天然密实体积计算,当以填方压实体积为工程量,采用以天然密实方为计量单位的定额时,所采用的定额应乘以表5-2中所列系数,运输栏目的系数适用于人工挖运土方的增运定额和机动翻斗车,手扶拖拉机运输土方,自卸汽车运输土方的运输定额,普通土栏目的系数适用于推土机,铲运机施工土方的增运定额。道路路基工程量计算规则是道路土方工程的一部分,工程算量中土石方体积的计算,除定额中另有说明者外,土方挖方按天然密实体积计算,填方按压夯实后的体积计算,石方爆破按天然密实体积计算。土石方体积的计算,除定额中另有说明者外,土方挖方按天然密实体积计算,填方按压夯实后的体积计算,石方爆破按天然密实体积计算,当以填方压实体积为工程量,采用以天然密实方为计量单位的定额时,所采用的定额应乘以表5-2中所列系数,运输栏目的系数适用于人工挖运土方的增运定额和机动翻斗车,手扶拖拉机运输土方,自卸汽车运输土方的运输定额,普通土栏目的系数适用于推土机,铲运机施工土方的增运定额。
路基软基处理的常用方法有哪几种
1 换填垫层法;2 深层密实法;3排水固结法;
4.化学加固法;
5. 加固路基法;
6. 其它加固方法路基主要包括下面几个部分。本体路基本体包括用天然土、石所填筑的路堤和在天然地层中挖出的路堑,其轮廓及各部分名称如图1所示。
它直接支撑轨道,承受通过轨道的列车荷载,是路基的主体。路基本体根据地质条件和填筑材料的不同,又可分为路堤、路堑、半路堤、半路堑、半堤半堑、不填不挖路基六种基本形式。排水地面排水设备:用来将有可能停滞在路基范围以内的地面水迅速排除到路基以外,并防止路基以外的地面水流入路基范围,以免下渗浸湿路基土体或形成漫流冲刷路基边坡,如侧沟、排水沟、天沟等。地下排水设备:根据水文和地质条件修筑于地面以下一定深度,用来截断、疏干、引出地下水或降低地下水位,以使路基及边坡保持干燥状态,提高土的稳固能力,如排水槽、渗水暗沟、渗井等。防护坡面防护设备:用来防护易受自然作用破坏而出现坡面变形的土质边坡,如铺草皮、喷浆、抹面、护墙、护坡以及为防护崩塌落实而修建的拦截和遮挡建筑物,如明洞、棚洞。
冲刷防护设备:用来防护水流或波浪对路基的冲刷和淘刷,如铺草皮、抛石、石笼、圬工护坡、挡土墙、顺坝、挑水坝等。
软土路基常用加固方法有哪些
软土路基常用加固方法有哪些?当路堤经稳定验算或沉降计算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加固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
1.塑料排水板:塑料排水板是带有孔道的板状物体,插入土中形成竖向排水通道。
因其施工简单、快捷,应用较为广泛。最大有效处理深度18米。
2.砂井:砂井是利用各种打桩机具击入钢管,或用高压射水、爆破等方法在地基中获得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孔眼并灌入中、粗砂形成砂柱。由于这种砂井在饱和软粘土中起排水通道的作用,又称排水砂井。砂井顶面应铺设垫层,以构成完整的地基排水系统。
砂井适用于软土层厚度大于5m时。最大有效处理深度18米。
3.袋装砂井:井经对固结时间的影响没有井距那样敏感。
但一般砂井如果井经太小,既无法施工,也无法防止因地基变形而断开失效。因此,现在广泛采用网状织物袋装砂井,其直径仅8cm左右,比一般砂井要省料得多,造价比一般砂井低廉,且不会因施工操作上的误差或地基发生水平和垂直变形而丧失其连续性。最大有效处理深度18米。
4.排水砂垫层:排水砂垫层是在路堤底部地面上铺设一层较薄的砂层。将水从砂层中排出去。最大有效处理深度,路堤极限高2倍。
5.土工织物铺垫:在软土地基表层铺设一层或多层土工织物,可以减少路堤填筑后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又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同时也不影响排水。对于淤泥之类高含水量的超软弱地基,在采用砂井及其他深层加固法之前,土工织物铺垫可作为前期处理,以提高施工的可能性。
6.预压: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堤,如果工期不紧,可以先填筑一部分或全部,使地基经过一段时间固结沉降,然后再填足和铺筑路面。最大有效处理深度30米。
7.挤实砂碎石桩:挤实砂桩是以冲击或震动的方法强力将砂、石等材料挤入软土地基中,形成较大的密实柱体,提高软土地基的整体抗剪强度,减少沉降。最大有效处理深度20米。
8.旋喷桩:利用工程钻机,将旋喷注浆管置入预定的地基加固深度,通过钻杆旋转,徐徐上升,将预先配制好的浆液,以一定的压力从喷嘴喷出,冲击土体,使土和浆液搅拌成混合体,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人工地基。最大有效处理深度20米。
9.生石灰桩:用生石灰碎块置于桩孔中形成桩体,称为生石灰桩。最大有效处理深度20米。
10.换土:采用人工或机械挖除路堤下全部软土,换填强度较高的粘性土或砂、砾、卵石、片石等渗水性材料。最大有效处理深度3米。
11.反压护道:反压护道是在路堤两侧填筑一定宽度和一定高度的护道。它利用力学平衡以保持路基的稳定。
预压法类型的基本概念原理
预压法类型的基本概念原理
预压法指的是为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力和减少构造物建成后的沉降量,预先在拟建构造物的地基上施加一定静荷载,使地基土压密后再将荷载卸除的压实方法。 1 基本概念 预压法包括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
还可进行真空~堆载联合预压。
1. 堆载预压法 是指在建筑物或构筑物建造前,先在拟建场地上用堆土或其他荷重,施加或分级施加与 其相当的荷载,对地基土进行预压,使土体中孔隙水排出,孔隙体积变小,地基土压密,以增长土体的抗剪强度,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同时可减小土体的压缩性,消除沉降量以便在使用期间不致产生有害的沉降和沉降差。其中堆载预压法处理深度一般达10米左右。 由于软土的渗透性很小,土中水排出速率很慢,为了加速土的固结,缩短预压时间,常在土中打设砂井,作为土中水从土中排出的通道,使土中水排出的路径大大缩短,然后进行堆载预压,使软土中空隙水压力得以较快地消散,这种方法称为砂井堆载预压法。有时,也在土中插入排水塑料带,代替砂井。
由于塑料排水带可采用专用向土中插入塑料排水带的插板机施工,施工速度很快,得到较多应用。
2.真空预压法 真空预压法是先在需加固的软土地基表面铺设一层透水砂垫层或砂砾层,再在其上覆盖一层不透气的塑料薄膜或橡胶布,四周密封好与大气隔绝,在砂垫层内埋设渗水管道,然后与真空泵连通进行抽气,使透水材料保持较高真空度,在土的孔隙水中产生负的孔隙水压力,将土中孔隙水和空气逐渐吸出,从而使土体固结。 因此,预压法排水固结法可用于解决地基的沉降和稳定问题。
预压法须满足两个基本要素:即加荷系统和排水通道。加荷系统是地基固结所需的荷载;排水通道是加速地基固结的排水措施。加荷系统可有多种方式,如堆载、真空预压、降水以及联合预压等;排水通道可以利用地基中天然排水层,否则,可人为增设排水通道,如砂井普通砂井或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水平砂垫层等。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和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 2 加固机理 饱和软黏土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孔隙中的水被慢慢排出,孔隙体积慢慢地减小,地基发生固结变形,同时,随着超静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有效应力逐渐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逐渐增长。所以,土体在受压固结时,一方面孔隙比减小产生压缩,一方面抗剪强度也得到提高。
这说明,如果在建筑场地先加一个和上部建筑物相同的压力进行预压,使土层固结然后卸除荷载,再建造建筑物。这样,建筑物所引起的沉降即可大大减小。如果预压荷载大于建筑物荷载,即所谓超载预压,则效果更好,因为,经过超载预压,当土层的固结压力大于使用荷载下的固结压力时,原来的正常固结黏土层将处于超固结状态,而使土层在使用荷载下的变形大为减小。 在荷载作用下,土层的固结过程就是孔隙水压力消散和有效应力增加的过程。
如地基内某点的总应力为σ,有效应力为σ',孔隙水压力为u,则三者有以下关系。 σ'=σ-u 3.2-
1. 用填土等外加荷载对地基进行预压,是通过增加总应力σ并使孔隙水压力u消散来增加有效应力σ'的方法。降低地下水位和电渗排水则是在总应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孔隙水压力来增加有效应力的方法。真空预压是通过覆盖于地面的密封膜下抽真空,使膜内外形成气压差,使黏土层产生固结压力。
降低地下水位、真空预压和电渗法由于不增加剪应力,地基不会产生剪切破坏,所以它适用于很软弱的黏土地基。 3 设计 用预压法处理地基应预先通过勘察查明土层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分布和变化、透水层的 位置及水源补给条件等。应通过土工试验确定土的先期固结压力、孔隙比与固结压力关系、渗透系数、固结系数、三轴试验抗剪强度以及原位十字板抗剪强度等。 对重要工程,应预先在现场选择试验区进行预压试验。
在预压过程中应进行竖向变形、侧向位移、孔隙水压力等项目的观测以及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根据试验区获得的资料分析 地基的处理效果,与原设计预估值进行比较,对设计做必要的修正,并指导全场的设计和施 工。 3.1 堆载预压法 对深厚软粘土地基,应设置塑料排水带或砂井等排水竖井。
当软土厚度不大或软土层含较多薄粉砂夹层,且固结速率能满足工期要求时,可不设置排水竖井。 堆载预压法处理地基的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选择塑料排水带或砂井,确定其断在面尺寸、间距、排列方式和深度;确定预压区范围、预压荷载大小、荷载分级、加载速率和预压时间;计算地基土的固结度、强度增长、抗滑稳定和变形。
1. 竖向排水体的设计 竖向排水体包括塑料排水板、砂井等,设计内容包括深度、间距、直径、平面布置和表面砂垫层材料及厚度等。
1.深度 排水竖井的深度应根据建筑物对地基的稳定性、变形要求和工期要求确定,对以地基抗滑稳定性控制的工程,竖井深度至少应超过最危险滑动面2.0m。对以变形控制的建筑,竖井深度应根据在限定的预压时间内需要完成的变形量控制,竖井应穿透受压土层。仅从地基的固结要求考虑,砂井深度应根据土层条件、附加应力分布、施工因素等确定 。一般尽可能打至下面的透水层或砂类透镜体;但黏土层很厚而透水层很深时则应以沉降所要求的处理深度来决定;可先初定一个深度待固结计算后再作调整。
2.直径 排水竖井分为普通砂井、袋装砂井和塑料排水带,普通砂井直径可取300~500mm,袋装砂井直径可取70~120mm,塑料排水带的当量换算直径可按下式计算:
3.间距与井径比 由固结度可见,井径比n愈小,固结愈快。因而砂井直径一定时,可以采用小的砂井间距,但是若间距太少则砂井数目就要增加,涂抹作用和扰动影响也就会增加。设计时,竖井的间距可按井径比n选用n=de/dw,dw为竖井直径,对排水板可取dw=dp。
排水板和袋装砂井可按n=15~22选用,普通砂可按n=6~8选用。
4.平面排列 砂井的平面布置常用有三角形和正方形两种形式,平面上圆的等效直径de与砂井间距 的关系为: 等边三角形排列 de=1.05 3.2-
2. 正方形排列 de=1.13 3.2-
3.
5.砂垫层、砂料选用 应在砂井或排水板顶部铺设砂垫层并且要很好的交叉“搭接”。砂垫层的厚度在陆地上 约0.5~0.8m,水下1~2m,铺设范围要超出建筑物的底面。砂源如果不足,可用排水砂沟代替砂垫层。
砂井和砂垫层属人工增设的排水通道,因而须有良好的排水性能,一般选择洗净中砂、中粗砂;砾砂或矿渣材料也可应用。砂井和砂垫层材料的含泥量应小于3%。
2.预压荷载设计、荷载分级、加载速率和预压时间;
1. 确定预压区范围 预压荷载顶面的范围应等于或大于建筑物基础外缘所包围的范围。
2.预压荷载、加载速率 预压荷载大小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对于沉降有严格限制的建筑,应采用超载预压法处理,超载�。
软土处理技术
软土是淤泥和淤泥质土的总称,是在静水或水流滞缓环境下沉积,经生物化学作用而形成的。软土的特性是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抗剪强度低、压缩系数高、渗透系数小。
软土的变形破坏主要表现为:在外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低,易出现地基过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易出现侧向位移或侧向挤出;变形稳定历时较长,在比较深厚的软土层上,建筑物地基沉降往往持续数年乃至数十年之久。在软土地基处理设计时,宜利用其上覆较好的土层作为持力层;应考虑上部结构和地基共同作用;对建筑体型、荷载情况、结构类型和地质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再确定地基处理方法。软土地区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及原理见表4-3 。表4-3 软土地区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一.排水固结法根据有效应力原理,由于固结压力作用,土体的空隙水被排出,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有效应力增加,土体强度增大。根据这一原理,采用排水固结法加固地基多年来已经积累了大量成功和成熟的经验。
软土地基的天然承载力很低,渗透系数常常不大于10-7cm/s,在这类地基上建造建筑物即使整体不失稳,其沉降变形也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沉降可能发展到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甚至造成结构破坏。对工期较长的工程,常采用分级加载预压的方法,使地基强度的增长能适应附加荷载的增加,即在某级荷载作用下,待地基强度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再施加下一级荷载,土坝、大型油罐等工程常用这种方法加固地基。由于土体固结排水所需的时间和渗透路径长度的平方成正比,在地基中设置连通的排水体可以大大缩短预压固结所需的时间,因此通常在预压时先在地基中设置砂井排水体,然后分级加载预压。
这种加固法已有较长的历史和大量的工程实例,和其他加固法相比,其计算理论和施工工艺都相对比较成熟。必须强调的是,排水加固法的关键是预压荷载,预压荷载的大小和历时长短是决定地基强度增长的主要因素。排水固结法设计包括加载系统和排水系统两部分,只有排水系统而无加载系统,孔隙水无压力差不能自动排除,因而地基就得不到加固;反之,如果只有加载系统而无排水系统,排水距离不能缩短,就不能在预压期间提高地基强度。
因此,在排水加压设计中,必须把排水系统和加载系统结合起来考虑。
1.排水系统设置排水系统主要在于改变地基的排水边界条件,增加孔隙水排出途径,缩短排水距离。排水系统由水平排水体和竖向排水体构成,水平排水体一般为砂垫层,根据需要厚度为30~100cm,宜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渗透系数约10-3 cm/s,也可用塑料排水板、渗滤布等。
竖向排水体,常用砂井、袋装砂井和塑料排水板3种。
1.砂井砂井的设计内容包括选择适当的砂井长度、直径和间距,以及砂井排水系统所需的材料、砂垫层的厚度等。砂井的直径和间距,主要取决于粘性土层的固结特性和预压时间的要求,工程中常用的井径为20~30cm,常用的井距为砂井直径的6~9倍。砂井长度是根据软土层厚度、荷载大小和工期要求而定,对于稳定性控制的工程,如路堤、岸坡等,砂井深度应通过稳定性分析确定,砂井长度应大于最危险滑动面的深度。
砂井的排列方式在平面上可布置成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当砂井为正方形排列时,砂井的有效排水范围为正方形;当砂井为等边三角形排列时,砂井的有效排水范围为正六边形。在实际固结计算时,Barron建议将每个砂井的影响范围概化成一个等效圆来求解,等效圆的直径de与砂井间距l的关系如下:等边三角形排列时,计算公式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式中公式符号意义同前。正方形排列时,计算公式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式中公式符号意义同前。
实际工程中等边三角形排列较常采用。在砂井设计中,一般先选定长度、直径和间距,进行固结度计算,再用求得的固结度计算沉降量,如不满足上部结构物的要求,则需重新选择砂井尺寸重新试算,直到满足要求为止。砂井施工常用水冲法,这种方法采用专用的喷头,水冲成孔,清孔后再灌砂成井。有时也用振动沉管法,这种方法是将有管靴或具有活瓣的套管用震动法沉到设计深度、灌砂,然后边震动边拔套管。
2.袋装砂井从砂井固结理论可知,缩短间距比增大井径的加固效果更好,所以宜采用“细而密”的原则来布置竖向排水体。同时,在含水量很高的软土中,砂井容易产生缩颈、断颈、起拱或错位。所以,用料省、连续性好、施工简便的袋装砂井越来越被广泛使用。
袋装砂井是将砂装入透水性良好的编织袋内,其直径一般为7~12cm。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制袋材料是聚丙烯编织布。袋装砂井的施工常采用导管式振动机械,施工程序包括定位、整理桩尖、下沉导管、将砂袋放入导管、拔管、移位等。
3.塑料排水板随着塑料工业迅速发展,塑料排水板的应用已相当普遍。塑料排水板的特点是单孔过水断面大、排水畅通、重量轻、耐久性好。塑料排水板宽度常为10cm左右、厚度数毫米,包括芯板和滤膜两部分。芯板为排水通道,有沟槽型和多孔型两种。
沟槽型多为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芯板;多孔型常采用涤纶丝无纺布,多孔型可卷成筒状,使用方便,因而被广泛应用。滤膜一般采用涤纶衬布。塑料排水板和砂井都属竖向排水体,其加固原理相同,所以,可采用砂井地基的固结理论和设计方法。
塑料排水板采用专门的插板机施工,用导管将排水板送到设计深度。下沉导管有震动、锤击和液压等方法。导管底部有桩尖,其作用是防止淤泥在沉管时进入导管,同时锚定塑料排水板、防止拔管时将排水板带出。
2.加压系统加压系统是指对地基施加预压荷载,使地基土的固结压力增加而产生固结。
其材料有固体土石料等、液体水等、真空负压力荷载等。
1.加压方法一般根据预压目的选择加压方法。如果预压是为了减小建筑物的沉降,则应采用预先堆载加压,使地基沉降产生在建筑物建造之前;若预压目的主要是增加地基强度,则可用自重加压,即放慢施工速度或增加土的排水速率,使地基强度增加与建筑物荷重的增加相适应。
2.加压系统的设计堆载预压法的加压系统主要指堆载预压计划以及堆载材料的选用。根据堆载材料,堆载预压分为自重预压、加荷预压和加水预压。堆载一般用填土、砂石。
sandbag中文是什么意思
n软土路基处理方法有哪些?
根据地基土的工程特性,选用适当的处理措施。经过长期的实践,在公路、铁路中形成了多种形式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结合很多的施工企业多年施工经验及有关专家学者的论述进行总结归纳如下:1 换填垫层法当软弱土层厚度不很大时,可将路基面以下处理范围内的软弱土层部分或全部挖除,然后换填强度较大的土或其它稳定性能好、无侵蚀性的材料通常是渗水性好的中粗砂称为换填或垫层法。
此法处理的经济实用高度为2~3m,如果软弱土层厚度过大,则采用换填法会增加弃方与取土方量而增大工程成本。通过换填具有较高抗剪强度的地基土,从而达到增强地基承载力的目的,满足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主要加固方法有换填、抛石挤淤、垫层、强夯挤淤几种。垫层法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砂砾石垫层、碎石垫层、粉煤灰垫层、干渣垫层、土灰土、二灰垫层。代表方法有砂垫层法及换填法。
砂砾垫层:当路堤高度小于极限高度的2倍,软土层较薄,填筑材料比较困难,或雨季施工时,采用砂砾砂垫层,在填土与基底之间设一排水面,从而使地基在受到填土荷载后,迅速地将地基土中的孔隙水排出,加快固结速度,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要注意控制填土速度,所用的材料为含泥量不大于5%的洁净中粗砂,或最大粒径小于5cm的天然级配砂砾。 换填法:在软土厚度不大于2m 时,利用渗水性材料砂砾或碎石进行置换填土,可以降低压缩性,提高承载力,提高抗剪强度,减少沉降量,改善动力特性,加速土层的排水固结。
它的特点是施工工艺简单,但费用比较高。抛石挤淤:当软土或沼泽土位于水下,更换土施工困难,且厚度小于3m,表层无硬壳、基底含水量超过液限、路堤自重可以挤出的软土之上,排水比较困难时,采用抛片石直径一般不小于 30cm挤淤的方法。从中部开始抛石,逐渐向两边延伸,挤出淤泥,提高路基强度。
2 深层密实法采用爆破、夯击、挤压和振动及加入抗剪强度高的材料等方法,对地基深层的软弱土体进行振密和挤密的地基加固方法称为深层密实法。适用于软土厚度>3m的中厚软土的加固,分布面积广的软基加固处理,其加固深度可达到30m。通过振动、挤压使地基中土体密实、固结,并利用加入的具有高抗剪强度的桩体材料置换部分软弱土体中的三相气相、液相与固相部分,形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抗剪强度的目的。
主要加固方法:强夯法、土或灰土、粉煤灰加石灰桩法、砂桩法、爆破法、碎石桩法振冲置换法、石灰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法、粉喷桩法、旋喷桩法。代表方法有碎石桩法、强夯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粉喷桩法。强夯法:对于砂土地基及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的软弱粘性土地基,可采用重锤夯实或强夯。它的基本原理是:土层在巨大的冲击能作用下,土中产生很大的压力和冲击波,致使土体局部压缩,夯击点周围一定深度内产生裂隙良好的排水通道,使土中的孔隙水气顺利排出,土体迅速固结。
强夯后地基承载力可提高3~4倍,压缩性可降低200%~1000%。其佳夯击能:从理论上讲,在最佳夯击能作用下,地基土中出现的孔隙水压力达到土的自重压力,这样的夯击能称最佳夯击能。因此可根据孔隙水压力的叠加值来确定最佳夯击能。在砂性土中,孔隙水压力增长及消散过程仅为几分钟,因此孔隙水压力不能随夯击能增加而叠加,可根据最大孔隙水压力增量与夯击次数关系来确定最佳夯击能。
兰海高速公路某滑坡体的堆积破碎泥岩堆积物厚度4~12M.从土样的土工试验报告可知为低液限黏土含水量29.8~20.2,凝聚力13.8~12.2KPA,内摩擦角13.8~20.
2.挤密砂桩、碎石桩加固法:属于复合地基的一种,当软土层较厚,换填处理比较困难,地基土属于非饱和粘性土或砂土时,采用挤密砂桩或碎石桩加固法,可以使地基土密实,容重增加,孔隙比减少,防止砂土在地震或受震动时液化,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和水平抵抗力,减少固结沉降,使地基变均匀,起到置换、挤密、排水作用,防止地基产生滑动破坏,提前完成沉降,减少沉降差。3排水固结法在软土地基上加压并配合内部排水,加速软土地基的排水,加快软土固结的处理方法称为排水固结法。适用于处理各类淤泥、淤泥质粘土及冲填等饱和粘性土地基。软土地基在附加荷载的作用下,逐渐排出孔隙水,使孔隙比减小,产生固结变形。
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的逐渐扩散,土的有效应力增加,并使沉降提前完成或提高沉降速度。主要加固方法:堆载预压法、砂井法、袋装砂井、真空预压法、电渗排水法、降低地下水位法、塑料排水板法。预压处理:分为超载预压、等载预压和欠载预压等,其施工工艺简单,但工期较长,超载预压的时间一般为6个月,通常与排水处理地基相结合使用。
广州市新窑南路道路工程就是利用堆载法加固软土路基的.新窑南路道路工程起点为广州大道K4+600,终点为北山村K11+700,全长约7KM.道路沿线地层结构自上而下分别为:地壳硬壳包括松散状杂填土,素填土和软塑状耕土,厚度为0.40~2.20;软土层包括流塑状淤泥和淤泥质土,厚度为1.51~9.39,沿线厚度变化大;下伏层包括粘性土和砂层.堆载预压时间从1995年到2003年,大约7~8年.袋装砂井:对于软土厚度大、路堤稳定、填土高的软土路基,采用袋装砂井,可增加软土竖直方向的排水能力,缩短水平方向的排水距离,加速软土的强度。砂袋灌入砂后,砂井可采用锤击法或振动法施工。它的施工工艺复杂,费用相对较高,所用的时间较长,可采用矩形或梅花形布桩。
珠江地区某市公路的地质勘探表明,地基土质分布比较均匀,除表层1。0m左右耕植土外,接着为8.6m厚的高含水量、高压缩性、低强度,高含粘性的超软弱淤泥。第三层为厚约1.0m的贝壳粉砂土;第四层又为7.6m厚的淤泥质粘土;以下分别是0.5m厚粘土和3.0m厚粉细砂。往下为击数SPT大于19击的含砾粗砂层,再往下土质更好。
地基土质为20m左右深厚的淤泥,含水量高达85.7%,十字板剪切强度仅4Kpa,且淤泥分布深度大致由前方向后方陆域倾斜,前浅后深,前方相对有利。在这样大面积超软弱的淤泥地基上筑路需作软基深层处理,以防止施工期软基沉降缓慢,引起工程完工后仍有较大剩余沉降量,同时不致因加载引起地基失稳破坏。这一带因软基不当而出现工程质量或安全事故是较常见的,就设计采用Ф7cm袋装砂井加砂垫层堆载预压排水固结进行软基加固,目的是通过打设砂井使第
二.四层淤泥土排水固结后,土质强度获得提高、减少工程投产后的沉降,保证工程的正常使用,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塑料排水板:排水原理与袋装砂井相同,由于是工厂制作,它的质量稳定、重量轻、运输保管方便,施工工艺比较简单,投入劳力少,费用相对较低,并且渗滤吸水性好,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延伸率,对土的扰动小,预压时间较长,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对于提高土层的抗剪能力不如袋装砂井。
4.化学加固法通过在软土地基中加入水泥或其它化学材料,进行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称为化学加固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粘土和一般人工填土,也可以在处理裂隙岩体及已有构筑物地基加强中。水泥或其它化学材料注入土体后,与土体发生化学反应,吸收和挤出土中部分水与空气形成具有较高承载力的复合地基。
主要加固方法:硅化法、粉喷桩、旋喷桩、注浆、水泥土搅拌法。硅化法:用水玻璃为主的混合溶液对软土进行化学加固的方法称为硅化法,借助于电的作用进行加固称为电硅化法。它的特点是加固作用快,工期短,但造价较高,不适用于渗透系数太小的土。
旋喷桩:旋喷桩可分为粉体喷射桩、高压喷射注浆法等。对于强度低、压缩性高、排水性能较差的软土,采用灰。
请问道路工程施工的工序有哪些
道路工程施工的工序主要包括:路床施工和垫层施工。
1.路床施工:测量放线及前期土工试验,工程施工时全段每隔20~25m设置一组中心桩,曲线段需做好起、中、终点的桩点控制。
在取土源进行土工试验,为土方及路床施工提供各项试验数据。试验路段,路基开工前,在监理工程师旁站下结合路段选择有代表性、长度不小于100m的路段作为试验路段,进行压实试验;并将试验结果报告监理工程师批准。路床修筑及平整,路床下各管道沟槽回填至路床高程下15㎝位置后,统一进行路床施工,以便路床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压实,整平的填土层,使用自行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速度在3~4km/小时。
含水量保持在最佳含水量。
2.垫层施工路基工作完成部分段路基土方工程后,路面工作即可对检验合格的路段进行垫层的施工,分层堆料,平地机拌和摊铺,压路机碾压,洒水车洒水养护的一条龙作业进行。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颗料的级配和均匀性、摊铺料的厚度、平整度和压实度,并及时做好养生工作。
在土路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设在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设一桩,并在两侧肩边缘外0.3~~0.5M设指示桩。备料选择级配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均匀层按松铺厚度堆放在路床上。
摊铺 ,用平地机将混和料按松铺厚度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应力求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定型和碾压 ,用轮胎压路机在已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平和整形。
以上就是好一点整理的袋装砂井的回带现象是什么?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