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点小编带来了拦标价是什么意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拦标价是什么意思?
拦标价是指招标人在招标过程中向投标人公示的工程项目总价格的最高限制标准,是招标人期望的价格。拦标价是指招标人在招标过程中向投标人公示的工程项目总价格的最高限制标准,是招标人期望的价格,要求投标人投标报价不能超过它,否则为废标。
标底价是招标人预计的价格,它的编制依据是地方的消耗量定额、网刊的信息价格和地方规定的取费标准及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价位选定:实践中.有的业主将正常预算上下浮动5%作为拦标价.又在评标办法中规定将低于施工单位平均报价5%的报价作为最优报价。这样做,开标结果一般会是报价最低的单位中标.拦标价的作用没有体现拦标价的价位取舍应和具体的评标办法有机结合。投标竞争激烈者根据投标人数量宜取大值,而具体评标办法有低价中标的倾向时,拦标价也应适当提高,这样业主才能得到理想的中标合同价位。
拦标价的解释是什么?
拦标价是指招标人在招标过程中向投标人公示的工程项目总价格的最高限制标准,是招标人期望的价格。拦标价学术界尚无准确的定义,从字面理解可解释为拦截投标报价的标准,通俗地讲,超出或低于某一报价就视为废标。
照此理解,拦标价可拦上上限拦标价也可拦下下限拦标价,在实践中,又可分为明示拦标价以文字形式公开地告诉每位投标人和暗示拦标价开标时公布。有的拦标价因和施工单位的平均报价互相联系,也称为动态拦标价,如引青济秦工程确定报价低于平均报价的4%视为废标。这就属于动态拦标价。作用介绍:一是可有效控制投资,防止恶性拉标带来的投资风险。二是淡化标底。
在大力提倡无标底的环境下,拦标价应运而生,提高了招标活动的透明度,真正做到了“看得见,摸得着”。对招标活动中摸标底、泄露标底等违法活动从根本上予以遏制,避免了“暗箱操作”的产生。走出了投标报价跟着标底转的怪圈。
同时拦标价的设立避免了无标底情况下的无序竞争,起着引导报价,良性竞争的有利作用。三是拦标价和评标办法的合理使用可有效防止串标、围标的发生,如实践中采用低于平均报价的4%作为最优报价的办法就可抵制串标。
在投标项目中的拦标价是什么意思?
拦标价是招标人采购工程能够接受的最高极限。招标人最终采购的建筑产品的价格是可以突破期望值的,也就是说突破了期望值招标人也可能是能接受的。
但要突破拦标价招标人就不能接受。投标人的投标报价高于招标人确定的最高限价拦标价的,将被视为实质上未响应招标文件要求的投标。
招标控制价,拦标价和标底,到底都是什么意思
定额编制依据下,标底、控制价与最高投标限价的局限性分析-工保网在正式施工前,以施工图纸为依据对项目工程进行各类造价预计,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些预算价种类较多,包括标底、招标控制价、最高投标限价等等,实务中经常会令人混淆,为招标管理带来困扰。
同时,各类预算价的计价依据主要依赖定额文件,后者是计划经济时期的特殊管理产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滞后性。因此,这里首先区别标底、招标控制价、最高投标限价的概念内涵,进而分析定额制度下各类预算价受到的局限影响。
1.标底标底,是由招标人或招标人委托的专业造价管理机构,为招标项目编制的合理基本价格;是我国早期招投标管理与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内容;标底价,代表着业主对于招标项目的预期价格,对于报价评价有着重要影响。早期招投标管理活动中,“标底”往往作为投标报价与评标管理的核心关键因素出现:与标底越接近的投标报价得分越高,与标底偏离越远的投标报价得分越低;偏离超过标底一定幅度的报价作废标处理,失去竞争的资格。基于“标底”对于投标报价与评标管理的重要影响,标底有着较高的保密性要求。
但实务中,标底制度却引发大量的“寻租腐败”与“暗箱操作”问题:投标者送标前千方百计探听标底,对业主、标底编制机构、编制人员,甚至政府招投标管理部门进行贿赂收买;招标者故意泄露标底、联合招标代理机构压低或抬高标价,市场竞争靠“关系”而非实力,严重扰乱了招投标市场秩序。事实上,标底是少数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特有的造价管理概念。国际工程管理惯例中,虽然业主也会委托招标代理人或专业的造价管理公司进行造价预估,但估算结果仅作为建设投资额度和投标报价高低的参考,并不会作为最终投标报价与评标的标准。
为了淡化标底对报价评价的影响,我国出台《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规定:标底只能作为评标的参考,不得以投标报价是否接近标底作为中标条件,也不得以投标报价超过标底上下浮动范围作为否决投标的条件。实践中“无标底招标”也快速取代“有标底招标”的主要招投标管理制度方式。
2.招标控制价与最高投标限价目前,国内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主要采用“无标底招标”,即业主对招标项目不编制标底或者即使编制标底也不以其作为评标标准,只是作为一种价格参考,经由评标委员会对投标文件评审而后确定中标人。
在以标底为基础的建设工程投标报价系统中,“标底”是报价与评标的重要因素,控制着招标价格的合理性。进入无标底招标阶段,招标人同样需要一个价格指标,将招标活动的价格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从而高效使用建设资金,这个价格指标即是“招标控制价”或“最高投标限价”。招标控制价&最高投标限价依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
3.》,招标控制价是招标人根据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计价依据和办法,以及拟定的招标文件和招标工程量清单,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编制的招标工程的最高投标限价。
由此可见,招标控制价与最高投标限价实质上是相同的,仅仅在指向上因招标人与投标人而有所不同。之于招标人,这个价格因素即为招标控制价;之于投标人,这个价格因素则为最高投标限价。招标控制价VS标底招标控制价与标底,作为无标底招标与有标底招标制度下的两种预算价,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着较大不同。1保密与公开。
有标底招标制度下,由于标底对于评标结果有着直接影响,标底在开标前是非公开的,因此导致大量寻租腐败现象发生,招标人也存在有意抬高或压低工程造价的现象;无标底招标制度下,招标控制价最高投标限价无需保密,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应如实公布招标控制价,且需上报工程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备案,更加有利于招投标活动的公开与公平。2对评标的影响。以标底为核心的评标体系中,标底价格直接影响着招标活动的最终评标结果。无标底招标中,招标控制价既不参与评分,也不在评标中占有权重,仅仅作为一项价格指标,发挥控制合理投资的作用。
3价格控制。无标底招标中,招标控制价决定了投标人的报价上限,一旦报价超过招标控制价即为废标。有标底招标中,标底是招标人对于建设项目投资的心里预期价格,投标人的报价距离标底越近则越容易中标。因此,当所有投标人的报价都高于标底价,与标底价最接近的报价投标人仍然可以中标,不会出现废标现象。
3.标底、招标控制价,定额编制下的局限性从有标底招标到无标底招标,从标底价到招标控制价,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与工程造价管理经历着较大的发展变革。但从根源上来看,这种变革并未动摇国内长期实行的定额计价管理制度根本:无论标底价还是招标控制价,其编制依据都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定额管理制度。“预算价”脱离“市场价”,不利于项目投资的合理控制,也不利于施工单位的投标报价竞争。
定额制度的局限性定额是国家在计划经济时期,为加强建设管理、合理安排劳动力资源制定的一项管理控制制度;是根据一定时期、范围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定的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材料消耗的一种法定标准。具体到建设工程领域,即为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结构构件或分项工程所需要的人工、材料、机具设备、资金等消耗的数量标准。从经济体制发展来看,定额制度作为计划经济时期的特殊管理控制制度,在当下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背景下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与滞后性。
定额本身反映的是过去一段时间与范围内的平均生产力水平,用以指导当下或未来一段时间的工程消耗计量计价,无论标底价还是招标控制价都显然是脱离市场实际的。尤其,定额本身的编制多通过各地造价站、定额站等机构,其主要原理即是对过去工程案例的相关信息数据进行收集、汇总、研究、分析,进而编制定额文件。这种定额编制方式耗时较长,更新频率较慢,两版定额文件的时间间隔往往长达十几年。以这样的定额标准去编制标底或招标控制价,显然是滞后于市场和行业发展现状的。
定额制度下的招标控制价招标控制价或最高投标限价,其主要作用即是将招标活动的价格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内。其自身编制方法、依据将直接影响着招标活动价格控制工作的科学合理。以定额为编制依据的招标控制价,其自身带有定额制度的滞后性与局限性:无法以建筑市场各项要素的实际平均水平,合理控制项目工程的建设资金投入与投标报价竞争。
1招标控制价远高于市场平均价,即意味着招标方的建设投资资金未得到合理利用,承包商将获取更多的市场利润,因此易诱发围标、串标现象;2招标控制价远低于市场平均价,即代表着招标方建设投资资金的设置不合理,承包商将无法获得市场利润甚至产生亏损,出现无人投标的流标现象。此外从市场发展角度来看,招标控制价脱离市场实际生产水平,一些优质建企难以通过自身技术、人才、管理实力赢得市场竞争优势,反而在低价中标的竞争态势下被一些低于成本价报价的劣质建企淘汰,这显然是有失市场公平与合理的。长此以往,建企为顺利中标不断压缩成本、低于成本价报价,经营重心从提升自身技术、人才、管理实力,转为前期低价中标,后期通过工程变更、索赔等方式盈利,显然不利于建筑业的高质量快速发展。2020年7月2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工程造价改革工作方案》,提出“取消最高投标限价按定额计价的规定,逐步停止发布预算定额”,此后各地相继响应中央政策意见,逐步取消定额计价。
这一改革举措引起了行业内的热议,不少舆论宣传直呼“大变天”。事实上,综合考量上述定额管理制度、标底与招标控制价的编制局限性,这场看似骤然的造价改革也似乎有迹可循。依据定额编制的现有工程计价体系,未来势必将被市场询价、企业报价的市场化计价体系逐步取代,从而合理控制建设投资,有效激活市场活力,推动建筑业的高质量快速发展。
工程拦标价的概念是什么?
拦标价指招标人在招标过程中向投标人公示的工程项目总价格的最高限制标准,是招标人期望的价格,要求投标人投标报价不能超过它,否则为废标。标底价是招标人预计的价格,它的编制依据是地方的消耗量定额、网刊的信息价格和地方规定的取费标准及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
拦标价学术界尚无准确的定义,从字面理解可解释为拦制投标报价的标准。通俗地讲,超出或低于某一报价就视为废标。照此理解,拦标价可拦上上限拦标价也可拦下下限拦标价,在实践中.又可分为明示拦标价以文字形式公开地告诉每位投标人和暗示拦标价开标时公布。扩展资料有的地方工程项目招投标需要财政部门评估.同时设置上限拦标价。财政审批制度设置的上限拦标价并不妨碍标底的使用,作为上限的拦标价不能参与标底的复合,否则不应公示。
在设置上限明示拦标价时完全可以设置标底。标底一般低于拦标价,这没有错。但考虑到具体评标办法时,有时标底高于上限拦标价也没有什么问题 标底是评标的一个标准和尺度,拦标价是投标人报价的限位。
某项工程不进入招标控制价是什么意思
首先明确什么是招标控制价:标底和招标控制价是由招标人自行编制或委托具有编制标底资格和能力的代理机构编制的,是工程造价在招投标阶段的两种表现形式。
1.标底预期造价标底是指招标人对招标工程项目在方案、质量、期限、价金、方法、措施等方面的综合性理想控制指标或预期要求,简单地说就是“预期工程造价”。
设标底招标是2000年1月《招标投标法》实施以后开始采用的,但在实践操作中,设标底招标存在以下弊端:第一,设标底时易发生泄露标底及暗箱操作的问题;第二,编制的标底价一般为预算价,科学合理性差,容易与市场造价水平脱节;第三将标底作为衡量投标人报价的基准,导致投标人尽力地去迎合标底,不能反映投标人实力。2003年2月17日,03《清单计价规范》发布后,取消了中标价不得低于标底多少的规定,出现了“无标底招标”,无标底招标容易出现围标、串标、抬标、高额索赔、偷工减料等现象,给招标人带来投资、质量的风险;同时招标人在评标时,对投标人的报价没有参考依据和评判标准。所以,2008年12月1日起,08清单计价规范正式实施,标底淡出人们的视野,普遍采用招标控制价方式控制工程造价。
2.招标控制价 最高造价即我们常说的“拦标价”,是招标人可以承受的最高工程造价,故是投标人投标报价的上限。 两者不同之处:
1.保密要求不同:标底要开标前保密,在开标时宣布。
招标控制价应该在招标文件中公开,提高了透明度。
2.编制作用不同:在评标中,标底可以用来比较分析投标报价,具有参考作用,但不能作为中标或废标的唯一直接依据;招标控制价可以有效防止抬标,超过招标控制价的投标报价即成为废标。
Bid Price是什么意思?
bid price .投标价格;〔商〕递价 买入价;买方出价;买盘价例句筛选
1.Bid Price The price a buyer is willing to pay for a security.买方出价买方愿意买入一种证券的价格。
2.The important basis for defining the block bid price is social average cost.确定拦标价的重要依据是社会平均成本。
以上就是好一点整理的拦标价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