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点小编带来了【大吴风草】菊科,大吴风草属,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大吴风草】菊科,大吴风草属
学名:FarfugiumjaponicumL. f. Kitam.;别名:八角乌、活血莲、金钵盂、独角莲、一叶莲、大马蹄香、大马蹄、铁冬苋、马蹄当归。 多年生葶状草本。
根茎粗壮,直径达1.2厘米。花葶高达70厘米,幼时被密的淡黄色柔毛,后多少脱毛,基部直径5-6毫米,被极密的柔毛。 叶全部基生,莲座状,有长柄,柄长15-25厘米,幼时被与花葶上一样的毛,后多脱毛,基部扩大,呈短鞘,抱茎,鞘内被密毛,叶片肾形,长9-13厘米,宽11-22厘米,先端圆形,全缘或有小齿至掌状浅裂,基部弯缺宽,长为叶片的1/3,叶质厚,近革质,两面幼时被灰色柔毛,后脱毛,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茎生叶1-3,苞叶状,长圆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2厘米。 头状花序辐射状,2-7,排列成伞房状花序;花序梗长2-13厘米,被毛;总苞钟形或宽陀螺形,长12-15毫米,口部宽达15毫米,总苞片12-14,2层,长圆形,先端渐尖,背部被毛,内层边缘褐色宽膜质。 舌状花8-12,黄色,舌片长圆形或匙状长圆形,长15-22毫米,宽3-4毫米,先端圆形或急尖,管部长6-9毫米;管状花多数,长10-12毫米,管部长约6毫米,花药基部有尾,冠毛白色与花冠等长。
瘦果圆柱形,长达7毫米,有纵肋,被成行的短毛。 花果期8月至翌年3月。 产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
生于低海拔地区的林下,山谷及草丛。也栽培于国内外的一些植物园中和家庭中。在日本模式标本产地常见,野生或栽培。
本种早在 1856 年就由 Fortune 从我国清朝政府的花园中引至英国栽培,并选出了一些栽培品种。 本种根含千里光酸二甲基丙烯酸,主治咳嗽、咯血、便血、月经不调、跌打损伤、乳腺炎。叶含挥发油约1 %,主要成分为乙烯醛,用于杀虫。
本种的叶从近全缘,有小尖齿、缺刻状齿、棱角状至掌状浅裂,其间并无间断。因此,以边缘棱角状或掌状浅裂作为唯一的划分种下等级的标准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合并了前人的两个变种。
大吴风草怎么食用?
大吴风草性凉味苦,可以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治疗感冒咳嗽、月经不调、乳腺炎、跌打损伤等功效。一般是在夏秋采收,晒干或者直接使用。
除了药用之外,还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
1.形态:干燥的大吴风草根茎形状不规则,外表褐色,质坚硬,富含纤维,叶自根茎顶端丛生,叶柄基部有黄褐色长柔毛,干燥叶柄呈褐色,密被绵毛,叶片多皱缩,色棕绿,有毛,质脆易碎。
2.生长环境:大吴风草主要分布于日本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生长于低海拔地区的林下,山谷及草丛。喜半阴和湿润环境,忌干旱和夏季阳光直射,夏季可以耐高温。
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为宜。
3.繁殖方法:繁殖用播种、分株法都很容易。园林中常用的方法是分株。
除了炎热的夏季和严寒的冬季外都可进行,但以春季为好。早春萌芽时挖出老蔸分成3-4份另栽即可;其他季节分株的,栽前要剪去部分叶片并适当遮荫。
4.药用功效:大吴风草性凉味苦,可以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治疗感冒咳嗽、月经不调、乳腺炎、跌打损伤等功效。
5.观赏功效:大吴风草生长力旺盛,覆盖力强,株型饱满完整,姿态优美、花艳叶翠、观赏周期长,是优良的园林应用植物,可丛植、片植于公园绿地、居住区、道路绿地等。大吴风草是很常见的植物,经常可以在公园、道路等绿地中发现它的踪影。大吴风草的食疗或药用价值药理作用【异名】莲蓬草《福建民间草药》,橐吾 、独脚莲《质问本草》,荷叶术、荷叶三
七.岩红、独足莲、铁铜盘、野金瓜《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基原】为菊科植物大吴风草的全草【采集】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
【药材】干燥的根茎形状不规则,外表褐色,质坚硬,富含纤维,叶自根茎顶端丛生,叶柄基部有黄褐色长柔毛,干燥叶柄呈褐色,密被绵毛,叶片多皱缩,色棕绿,有毛,质脆易碎。【性味】
1.《福建民间草药》:“辛,温,无毒。”
2.《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凉,味苦。”【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活血。
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痈肿,疔疮,瘰疬,跌打损伤。
1.《质问本草》:“用叶敷无名肿毒,加盐数粒,或米醋少许,捣烂敷之。”
2.《福建民间草药》:“消痈散结,除痰化郁。”
3.《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选方】
1.治感冒、流感:大吴风草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2.治咽喉炎、扁桃体炎:大吴风草根二至三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3.治妇人乳痈初起:独角莲鲜草洗净,加红糖,共捣烂,加热敷贴。
《福建民间草药》
4.治疔疮溃疡:独角莲鲜全叶,用银针密密刺孔,以米汤或开水泡软,敷贴疮口,日换二至三次。《福建民间草药》
5.治瘰疬:独角莲鲜根二至三两,或加夏枯草一两,酌加黄酒和水各半,煎取半碗。饭后服,日两次。
或取叶炒鸡蛋服。《福建民间草药》
6.治跌打损伤:鲜大吴风草根捣烂敷伤处;或根二至三钱切片嚼碎,黄酒冲服,一日二次,重创者连服
八.九天。《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克氏千里光碱作用与其他双稠吡咯啶相似参见大白顶草条,对肝、肺有显著毒性,能致肝癌。
据实验研究,刚出生的大鼠较喂乳之幼鼠敏感,较成年大鼠更敏感;因此双稠吡咯啶并非在肝内微粒体刚出生鼠肝内缺乏代谢酶变为毒性代谢物,而可能是在体内变为相应的环氧化物Epoxide而起毒性作用。
这是什么植物?
是黄斑大吴风草,菊科,大吴风草属。常绿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大,茎高30~70cm,叶多为基生,亮绿色,革质,肾形,径15~20cm,边缘波角状,头状花序组成松散复伞状,舌状花10-12枚,黄色,晚秋开花。
适宜大面积种植作林下地被或立交桥下地被,也可做室内盆栽观叶,观花效果不错;药用价值高。叶片上的金黄色斑点,犹如大树间隙洒下的点点阳光。不同的大吴风草品种还拥有不同的动听名字,花叶的叫“残雪”,黄斑的叫“天星”,褶皱叶片的叫“狮子头”,博得了玩家们的“好口彩”,在赏草者们当中也是津津乐道。大吴风草,别名:八角乌、活血莲、金钵盂、独角莲、一叶莲、大马蹄香、大马蹄.菊科、大吴风草属多年生葶状草本。它的叶基生莲座状,肾形,叶色深绿,不同品种叶常有黄斑或褶皱。
大吴风草的花葶细长,花黄色,秋季开花;生于低海拔地区的林下,山谷及草丛。喜半阴和湿润环境;耐寒,在江南地区能露地越冬;害怕阳光直射;对土壤适应度较好,以肥沃疏松、排水好的黑土为宜。深秋季节,大部分花卉都已逝去了花朵,叶子开始变黄,枝头点缀了累累硕果,然而大吴风草就如它的远房亲属菊花一样,花黄叶绿,还会招蜂引蝶,开得不亦乐乎。
分株繁殖常用分株繁殖。结合春季翻盆换土,脱盆后抖去宿土,将株丛分成3~4份,分别上盆。可在庭院露地栽培,栽后管理可较粗放,冬季地上部枯死,翌春会自行发芽展叶,盛夏适当遮荫,秋末控制浇水,10月入室保暖,冬季越冬温度不低于5℃。
每2~3年更新1次。大吴风草培养土要求盆栽用园土、腐叶土和河沙等量混合作培养土。生长季节保持盆土湿润,但勿积水,每月施1次液肥,剩下适当遮荫。
移植时应去除1/3叶片。盆栽的大吴风草体量小了很多,配在精致的紫砂盆或釉盆中,每一片叶片都舒展挺拔,旁逸斜出,尽显风流姿态。
大吴风草可以泡水喝吗?
大吴风草不可以泡水喝。大吴风草的根含千里光酸二甲基丙烯酸,主治咳嗽、跌打损伤等。
叶含挥发油约1%,主要成分为乙烯醛,用于除虫。大吴风草生长力旺盛,覆盖力强,株型饱满完整,一年四季皆有观赏价值,最突出之处便是叶片酷似马蹄,大而靓丽。大吴风草姿态优美、花艳叶翠、观赏周期长,是优良的园林应用植物,可丛植、片植于公园绿地、居住区、道路绿地等。作为优良的观赏植物,大吴风草花朵艳丽,叶片深绿,可采用大色块、 大手笔的手法大面积栽植形成群落,并可作为其他植物景观的烘托,形成令人震撼的景观。大吴风草繁殖方法繁殖用播种、分株法都很容易。
园林中常用的方法是分株。除了炎热的夏季和严寒的冬季外都可进行,但以春季为好。早春萌芽时挖出老蔸分成3至4份另栽即可;其他季节分株的,栽前要剪去部分叶片并适当遮荫。
大吴风草栽培技术大吴风草适应力很强,喜半阴和湿润环境,耐寒能力尤为突出,在中国江南地区可露地过冬,冬季地上部叶片枯死,第二年春天仍能萌发。生长适宜温度为12至25℃,可忍耐夏季高温,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但最好种植于肥沃湿润、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 对土壤酸碱度范围要求较低,pH值为5.5至8.5。
大吴风草忌干旱,且不耐阳光直射,所以多种植于林下空间,充分应用上层乔木的遮阴效果。此外,大吴风草是优良的耐盐碱地被植物,可在盐碱地生长。盆栽用园土、腐叶土和河沙等量混合作培养土。
生长季节保持盆土湿润,每月施1次液肥。盆花春秋可放阳光下,夏季放阴凉处养护。冬季可用塑料袋包住花盆,保护好根系,0℃以上即可越冬。
大吴风草和吴风草区别
“吴风草”正确的称呼是吴凤草,其与大吴风草的主要区别如下:
一.花期不同
1.吴凤草:花期是8~12月。
2.大吴风草:花果期8月至翌年3月。
二.形态特征不同
1.吴凤草:常绿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大,茎高30~70cm,叶多为基生,亮绿色,革质,肾形,径15~20cm,边缘波角状,头状花序组成松散复伞状,舌状花10-12枚,黄色,晚秋开花。
2.大吴风草:根茎粗壮,直径达1.2厘米。花葶高达70厘米,幼时被密的淡黄色柔毛。叶全部基生,莲座状,有长柄,柄长15-25厘米,幼时被与花葶上一样的毛。
三.生长习性不同
1.吴凤草:喜半阴和湿润环境;耐寒,怕阳光直射。
2.大吴风草:大吴风草喜半阴和湿润环境,忌干旱和夏季阳光直射,生长适宜温度为12-25℃,可忍耐夏日38℃的高温。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为宜。
这花什么名
风草大吴风草,别名:八角乌、活血莲、金钵盂、独角莲、一叶莲、大马蹄香、大马蹄,拉丁文名:Farfugium japonicum L. f. Kitam.菊科、大吴风草属多年生葶状草本。大吴风草是怎样养护和繁殖的?
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深绿色、肾形叶片,花朵金黄色。
喜凉爽、湿润和半阴。较耐寒,怕强光,畏干旱。生长适温8~18℃,冬季能耐-5℃低温。春季萌芽时换盆,剪短过长根系,剪除枯叶、老叶和破损叶。常用直径为15~20厘米的花盆,盆土用肥沃园土、腐叶土和河沙的混合土。
生长期保持盆土湿润,不能积水。每2周施肥一次,开花前增施磷、钾肥一次。盛夏适当遮阴,但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叶面缺乏光泽。
盆栽每2~3年更新一次。防治白粉病和黑斑病为害。春季室内盆播,发芽适温15~20℃,播后2~3周发芽。
春季换盆时分株。
请问这种植物叫什么?
这个是 虎耳草 蔷薇目虎耳草科植物虎耳草学名:Saxifraga stolonifera Curt.又名石荷叶、金线吊芙蓉、老虎耳等。鞭匐枝细长,密被卷曲长腺毛,具鳞片状叶。
产河北小五台山、陕西、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全草入药;微苦、辛,寒,有小毒;祛风清热,凉血解毒。多年生草本,高8-45厘米。鞭匐枝细长,密被卷曲长腺毛,具鳞片状叶。茎被长腺毛,具1-4枚苞片状叶。
基生叶具长柄,叶片近心形、肾形至扁圆形,长1.5-7.5厘米,宽2-12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近截形、圆形至心形,
5.-7-11浅裂有时不明显,裂片边缘具不规则齿牙和腺睫毛,腹面绿色,被腺毛,背面通常红紫色,被腺毛,有斑点,具掌状达缘脉序,叶柄长1.5-21厘米,被长腺毛;茎生叶披针形,长约6毫米,宽约2毫米。
以上就是好一点整理的【大吴风草】菊科,大吴风草属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