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好一点小编整理了中国中文系好的二本大学,(中文系比较好的二本大学)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中文系好的二本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都是中文系好的二本大学。
河北师大最早起源于1902年创建于北京的顺天府学堂和1906年创建于天津的北洋女师范学堂。
1996年6月,原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学院与创建于1952年的河北教育学院、创建于1984年的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河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简称安师大,学校坐落在安徽省芜湖市,创办于1928年,与民国时期的国立安徽大学相承一脉,是安徽省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中文系比较好的二本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的中文系是国家文科基地,这个还可以。你现在已经高三了么?这半年好好努力,还是可以冲上去的。
一定要读中文系?
给个建议哈:选大学不单是要选大学的因素,还有城市啊,就业前景等等。建议我了解一些情况之后再做选择。
二本跨专业考厦大中文系,政治专业课的复习经验分享!!!
二本跨专业考厦门大学中文系,政治及专业课复习需分阶段规划,结合真题与参考书目系统备考,注重基础积累与答题技巧训练。 以下是具体复习经验:
一、预备阶段:明确目标与信息收集-
确定考研目标
思考考研的核心动机(如就业前景、学术兴趣、学历提升等),明确目标后选择地区、学校和专业。跨专业考生需评估自身基础与目标专业的匹配度,例如中文系对文学素养、阅读积累要求较高。
重点 :厦大中文系考试风格偏重基础与真题复现率,需通过分析真题判断自身是否适应其出题思路。
-
广泛搜集信息
从厦大官网、考研论坛、学长学姐等渠道获取报录比、分数线、真题等关键数据。例如,通过真题可判断《中国文学史》中“绪论”“小标题”为高频考点,需重点背诵。
操作建议 :整理近5年真题,标注重复考点及朝代分布(如汉、唐、宋、明为重点),发现厦大较少连续考同一朝代,但近年宋朝连续出现需关注。
-
获取参考书目
厦大官网会公布考研参考书目(如《中国文学史》《现代汉语》等),跨专业考生可补充阅读相关书籍(如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弥补朱栋霖版遗漏内容)。
提示 :学有余力时参考论文、文学评论杂志(如《文艺研究》)拓展深度,但需以真题为导向避免盲目拓展。
-
目标
:通读教材,建立知识框架。
《中国文学史》 :以章节为单位,关注“绪论”和小标题(如“文学与经学互动”“宋词兴盛原因”),这些是厦大命题重点。
现当代文学 :结合钱理群版补充朱栋霖版内容,重点分析鲁迅、新感觉派小说等真题高频考点。
外国文学 :细致阅读每个流派(如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避免遗漏细节(如“垮掉的一代”)。
语言学 :《现代汉语》上册词汇、文字部分需重点掌握;《语言学概论》对照辅导书背诵;《古代汉语》通过《太平广记》练习翻译。
-
目标
:通过背诵巩固基础,结合真题挖掘规律。
《中国文学史》 :
背诵配套辅导书,重点记忆“绪论”和“小标题”(如13年考“魏晋南北朝发展历程”)。
分析真题发现:汉、唐、宋、明朝代考点密集,但需警惕例外(如连续两年考宋朝)。
现当代文学 :
依据真题梳理重点(如鲁迅、小说体裁),对比发现“新历史小说”为高频考点。
外国文学 :
关注20世纪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如《第二十二条军规》),近年流派(如浪漫主义)复现率上升。
文学理论 :
梳理每章逻辑关系,课后题名词解释、问答可能原题复现(如叔本华美学随笔)。
美学 :
参考易中天《破门而入》辅助理解,重点背诵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等人物观点。
-
目标
:查漏补缺,训练答题节奏。
模拟考试 :进行1-2次全真模拟,掌握时间分配(如文学理论每章控制在20分钟内)。
背诵策略 :
横向复习:古代文学过两个朝代,现当代过两个时代,文学理论过五章。
纵向突破:重点背诵未考但可能复现的知识点(如莎士比亚近年未考但0几年高频)。
时间安排示例 :
7:00-8:00 古代文学
8:00-9:00 现当代文学
11:00-12:00 文学理论
13:30-14:00 美学
-
避免押题,全面背诵
真题分析仅用于确定重点,而非排除考点。例如,近年考过的朝代仍需复习,但可降低精准度要求。
-
跨专业考生需补足基础
中文系考试涉及大量文学史、语言学知识,跨专业者需提前积累(如阅读《中国文学批评史》)。
-
心态与健康管理
每周安排半天休息,避免疲劳战。可与研友互相鼓励,保持积极状态。
- 政治 :可参考天道考研或米鹏课程,但需以专业课为重心。
- 英语 :每日坚持阅读真题文章,积累作文模板。
总结 :跨考厦大中文系需以真题为纲,分阶段夯实基础,结合背诵与模拟训练。保持灵活调整策略,注重知识体系的系统性,方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以上就是中国中文系好的二本大学,(中文系比较好的二本大学)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好一点。